选人用人难在重在何处
刘刚
在新的历史条件下,按照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,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养。
一是理论素养。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素养,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根本素养。二是道德素养。就是要忠于党、忠于人民、忠于祖国。同时还要成为遵守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的模范,保持清正廉洁,守住做人的道德底线。三是科学素养。领导干部要学习和具有基本的科学知识。蔑视科学常识的事情不能做,违背科学规律的错误不能犯。历史上“除四害”打麻雀、搞产业毁生态的教训,必须认真加以汲取。四是民主素养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,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宪法确定的最高原则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民主素养,善于与人民群众协商沟通;在处理党内事务时,善于与班子成员协商沟通。五是法制素养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法治意识、法治素养、法治能力,带头守法,办事依法,必须坚决制止和纠正粗野执法的做法和知法犯法、执法犯法的野蛮现象。六是执政素养。担任领导职务务必具备履职所需的专业素养和领导能力,善于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,能够把握方向、推动工作。务必具备世界眼光,善于从全球发展大势上,研究中国的发展方针与对策,作出符合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正确抉择。七是身体素养。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,以应对日趋繁重的工作强度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、人际关系、媒体压力。确保身体不能垮、心理不能垮、精神不能垮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好干部的“五条标准”,即信念坚定、为民服务、勤政务实、敢于担当、清正廉洁。这应该成为新时期选人用人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。
在实践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:到底是为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选人用人,还是为推动事业发展、做好工作选人用人?有的岗位用人不当,尽管个人积极性一度被激发出来,但于工作无补、于事业无益,甚至耽误了工作、损害了事业。在党的历史上,我们曾多次犯过类似错误。一个时期,为了强调一种导向或政策,我们或是从工农出身的干部中,或是从学历较高的干部中,选拔一批品行兼优的同志,把他们放在领导岗位上,甚至放在重要领导岗位上。有不少干部,完全不能适应新的领导岗位,难以担负艰巨的任务,履行应尽的职责,给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带来不小的损害。如果不能把合适的干部放在合适的岗位上,也是一种用人不当。
在“文革”期间,毛泽东曾经破格提拔重用了一批工农出身的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,速度之快,职级差别之悬殊,被戏称为“坐火箭、坐直升飞机”上来的干部,等等。针对这种情况,1975年,邓小平曾经说:“干部还是一个台阶、一个台阶地上好。”“用坐火箭、坐直升飞机的办法提拔干部,我们再也不能这么干了。干部要顺着台阶上,一般的意义是说,干部要有深入群众、熟悉专业、积累经验和经受考验锻炼的过程。”
到了1980年代,针对当时人才匮乏、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急迫现实,邓小平又实事求是地提出:“我们不能老守着关于台阶的旧观念。”要“打破那些关于台阶的过时的观念,创造一些适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台阶,这才能大胆破格提拔。而且不管新式老式的台阶,总不能老是停留在嘴巴上说。一定要真正把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提拔上来,快点提拔上来。提拔干部不能太急,但是太慢了也要误现代化建设的大事。现在就已经误了不少啊!特别优秀的,要给他们搭个比较轻便的梯子,使他们越级上来”。“我们有正确的思想路线、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,只要大胆而谨慎地工作,只要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,广泛听取群众意见,就完全有把握把大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提拔起来,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,后来居上。”
黑河地处边境,条件较差,吸纳人才能力较弱,有6000多名大学毕业生多年没有就业;全市900多名处级干部平均年龄50岁,亟待优化干部年龄结构。黑河市委从2010年7月开始实施“双三零工程”,即促进30周岁以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和30周岁以下干部双向交流挂职锻炼工程。4年来,我们捆绑使用各项政策,推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八项措施,安置5900人就业。同时,先后选调两批170名年轻干部双向交流挂职锻炼,为他们未来成长创造条件。这项“根基工程”,不仅解决了大学生就业和年轻干部锻炼成长问题,也为边疆未来发展储备了人才。
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,必须综合考虑学历、资历、能力因素,考虑年龄、性别、党派结构,并有一套选人用人的办法。一个好的选人用人机制,应该是有条条而不教条、有刚性而不死性的机制:重学历不唯学历,看资历不唯资历,看年龄不唯年龄,讲结构不拘结构,看票数不唯票数,更不能把GDP等同于政绩、能力,把鲜活灵动的人看成一成不变的人,等等,切实做到“取之有道”与“不拘一格”的和谐统一,决不能降格以求。
为官之道以公道为先,选人用人唯有公道才能令人信服,才能充分调动起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、创造性。
选人用人难,难就难在看不透、人会变。
看不透,就要把了解考察干部的工作,多放在平时、放在基层、放在考察干部履行职责的实践中。无论那个地区发展如何,那个部门条件如何,关键要看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如何:做些什么,怎样做的,做得怎样。既听其言,又观其行;既看显绩,又看潜绩。2013年年初,黑河市委推出了“市县组织部长双下乡工程”,即市委组织部长下访乡镇党政班子成员,县(市、区)委组织部长下访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和大学生“村官”,与他们谈话谈心,了解基层干部思想、工作、生活情况和能力素质、作用发挥情况,发现优秀基层干部;了解基层党建情况,发现好经验好做法;了解基层的想法和愿望,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。实践表明,走出机关,深入基层,面对面、实打实地了解干部、考察干部,不仅避免了选人用人的片面性,而且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、向心力。
人会变,就要多提醒、多教育。陈云当中央组织部部长时,曾经有过著名的“十二字诀”:了解人,气量大,用得好,爱护人。他解释说,干部提拔前,要全面评估其德才、能力,看他能不能胜任工作;提拔后,要多关注、多关心、多帮助,不要让他垮下来;如果干部真的支撑不住,干不了,就要及时加以调整,不要硬撑着,等出了问题再调整反而被动;如果干部有了不安心工作的问题,要很耐心、很彻底地帮助解决,使他安心工作;如果干部出了问题、犯了错误,要很郑重、很谨慎地处理,既要对党负责、对人民负责、对事业负责,也要对干部本人负责。也就是说,把人用到岗位上,只是开始,不是结束,还要对干部履职情况追踪考察与监督,确保其发挥作用,不出问题。这些教诲,是他多年经验的总结,对做好今天的干部工作仍有启迪。中央在监督管理领导干部方面,已有专门规定和办法,关键是要持之以恒、严格执行。
(作者系中共黑河市委书记)